实习律师常犯的那些错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每个实习律师都是把前辈们犯过的错误再来一遍,然后就成长了,区别在于,有些实习律师的错误只犯一次,有些则是多次,所以成长速度因人而异。

在我短暂的执业生涯中,也带过几位实习律师,这些年下来,确实也见过了实习律师犯过的那些错,当然,有些错我自己也犯过,那么在平常工作中,究竟哪些错误是实习律师经常犯的呢,我这里简单总结一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错误不是针对某一个实习律师,切勿对号入座。

1、不懂得形式的重要性

律师是一门体面的职业,它光鲜艳丽,因此无论从人到事,无一不体现着精致、漂亮。许多实习律师一开始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觉得形式的重要性,至少体现在这么两个方面:(1)着装;(2)文书。

先谈着装,正装是对律师职业最起码的尊重,而在周一至周四(周五可为便装日)着运动鞋、牛仔裤见客户则是对律师职业最大的亵渎。很多实习律师认为如果没有啥特别重要的事情,着便装也未尝不可,但是他们不知道的,着便装也同时丧失了好多机会。举个栗子,一个在着装没有要求的律所,大家穿着都很随意,一个大boss下面带着好几个实习律师,有的着正装、有的着便装,恰好有一天大boss临时接到一个商务谈判的任务,需要带一名实习律师跟着,那么问题是你觉得他会选那个穿正装打领带的小伙子,还是带那个穿便装着运动鞋的小伙子?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再举个栗子,如果有一天突然有当事人登门,你觉得穿着便装接待合适吗?

再谈文书,错别字的问题我们就不说了,这个基本上要杜绝,我曾经见过实习律师在一份文书里把当事人的名字写错的,这绝对是所有的错别字中最让人无法容忍的,试想想,如果当事人看到这份文书心里会是什么感觉。除了错别字之外,就是文书的格式问题了,我见过很多实习律师出来的文书,很不美观,在字体的选择上,宋体、楷体混用,在字号上,四号、小四、五号字体混用,在行间距上,有的文书根本没有行间距,几百字的文字蜷缩在A4纸上,我有时候会反问:你觉得这样的布局好看吗?后来文书的问题出现得多了,我在团队内部制定了一套文书标准,情况有所好转。对于比较重要的文书,我们还得搞个封面,文书嘛,拿出来就得漂漂亮亮的。

2、不懂得授权的重要性

律师作为当事人的代理人,工作开展的前提就是当事人的授权,同样实习律师在完成指导老师交代的任务时,也是来自于指导老师的授权,但是在实习律师工作时,越权的事情经常发生。

一件事情,只有当事人有明确授权时,我们才能去展开,我见过很多实习律师完全不考虑当事人的授权与否,在准备材料时,对于授权也没有足够重视,比如说常见的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是需要进行严格区分的,并且这个问题也是庭审时法官都会问的问题,有的实习律师在准备材料时套模板,完全不考虑指导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约定的情况,明明是特别授权,但是却写成一般授权,结果到了庭审的时候就出问题了。

对于授权不重视还有一种表现,就是在写文书的时候完全不考虑当事人的想法,仅仅从律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尤其在涉及金钱等问题上,授权特别重要,不重视的话,也容易引起当事人的反感,比如赔偿数额,给付方式这些问题,都需要跟指导老师以及当事人确认。

3、不懂得时效的重要性

及时高效地完成委托人交办的事项是律师的本职工作,如果非要在及时和高效中选一个更为重要的要求的话,我认为及时更重要。

所有的律师工作都有截至期限,聪明的律师助理在接受某个工作任务时往往会问一句:这个材料什么时候要?在规定或承诺好的期限内将材料提交给当事人或法院,不仅能赢得当事人的信任,也能够增加自己办案的信心。而很多实习律师在领任务时没有询问时效的习惯,有时候指导老师一忙可能也就忘了交代何时截止,结果当实习律师交出工作成果时,往往已经过了时效,这个时候很多工作成果就丧失了价值。

不仅要关注截止日期,还要关注一些重要的日期,比如和当事人越好的时间,开庭的时间、提交证据的期限,我们需要在这些期限到来之前做好相应的工作准备。

4、不懂得指导老师接案的困难

作为律师,危机感是与生俱来的,无论你今年创收多高,你仍然担心明年的创收。实习律师一开始办理的几乎都是指导老师交办的案件,这些案件金额有大有小,但无一例外的是成案都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然而实习律师对此感受并不深。由于对于接案没有太深的感受,就造成了实习律师很多对案件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不懂得珍惜,自然就不重视案件的办理。

不了解接案的困难,在跟当事人沟通时自然就少了很多礼貌。每每面对此情景,我经常跟实习律师讲:我们做律师的,是服务行业,跟餐馆里端盘子的服务员没有本质区别,跟客户轻言细语,让客户如沐春风是我们应尽的本分。但很多实习律师从跨入律师行业里,就以精英人士自居,对客户也缺乏基本的礼貌,我曾经有一次跟我客户聊天时得知,我带的一个实习律师竟然在电话里指责客户的不是,让我大跌眼镜。

当然,实习律师在实习过程中,还有可能犯其他错误出现其他问题,这里就不赘述了。

王晶律师受邀为建E网开展广告法培训

2019年5月23日上午九点半,王晶律师团队准时到达建E网会议室,为建E网四十名左右的员工开展广告法的培训。

本次培训王晶律师主要从广告法的渊源、广告法的效力、广告法的内容准则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主要精髓。

建E网作为国内在3Dmax模型文件设计方面领先的行业企业,其日常经营跟广告法密切相关,本次培训对于建E网的员工而言,能够更好地规范企业广告行为,提升日常经营竞争力。

五四青年节,给六年前的自己写一封信

王晶你好:


我知道你刚刚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了一份待遇很好的工作选择了做律师,虽然你即将硕士毕业于一所老牌名校,但是对于做律师而言,学历并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竞争的优势,你知道,站在十字路口,没有人知道你是谁。也许这就是很多人选择律师职业的原因,除了法考,它几乎没有任何门槛。


你应该刚刚开始挂律师证,也知道你刚刚和汪主任开完了人生的第一个庭,这个庭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开的,是不是很有纪念意义。等六年之后你回想起这一幕,你会有一种做梦的感觉,因为这是你律师之路的开始。


是不是觉得特别艰难,虽然没有毕业,但是仍然没有任何收入,没关系,适应了就好,在接下来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你都将维持着这种状态,在南京的房租以及生活费你都将负担不起,你同样负担不起的还有你孩子的奶粉钱,我知道你很羡慕那些进了红圈所的同学,他们一开始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但是你要记住一句话:年轻的时候别赚快钱,红圈所有红圈所的好处,但大部分律师很多都是从你这样的状态开始做起的,进了红圈所不要骄傲,没进红圈所也别气馁,因为你可能进的是金圈所。


你必须要感谢你的父母、妻子、同学、校友、指导老师,在律师之路上他们都会给你很多帮助,你同样感谢的还有你的执着,毕竟再困难你都没想过退缩。你会把所有新人律师犯的错误再来一遍,但是注重总结你会避免再犯。

你的指导老师汪旭东主任不止一次地跟你说”做律师不要想着赚钱,以后钱会过来找你的。”,你需要牢牢记住这句话,用心做事,待人真诚,你会发现这句话是至理名言。


也许你现在正在为了生活而苦恼,但不要紧,后面在南京你会拥有自己的房子和车子,还有可以喝酒的一堆朋友。生活并没有你想得那么差,任何时候都要怀抱理想,六年之后你会为选择这份职业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祝你在律途一帆风顺,祝你五四青年节快乐!

王晶

2019年5月4日

王晶律师受邀参加国浩联盟世界知识产权日沙龙

4月27日下午,“国浩联盟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沙龙”在国浩(南京)律师事务所举办,王晶律师作为沙龙分享嘉宾在实务分享环节做了《路灯外观设计批量维权心得》的讲座。

王晶律师从基本案情、维权难点、侵权判定和经验心得四个方面进行展开,分享了批量维权的专利案件中的办案要点和心得。

本次沙龙由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国浩南京办管理合伙人车捷律师致欢迎词并主持第一环节的主题发言,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合伙人邱奎霖律师主持了第二环节的实务分享。

本次沙龙共邀请到了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江苏省商务厅、南京海关等机关单位,汇鸿、朗诗、巨鲨、绿野仙踪、景枫等企业,以及多家律师事务所的60位嘉宾

律师专业化,听听他们怎么说

       2019年4月20日下午三点,知产读书会在花渡茶馆禅悦厅举办了一场以“律师成长与专业化道路的选择”为主题的沙龙活动。本次沙龙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江苏知了知识产权公司张兴立主任,北京策略(南京)律师事务所刘明俊律师,北京德和衡(南京)律师事务所刘杨律师,江苏钟山明镜律师事务所孙远辉律师,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刘丰律师五位分享嘉宾。

活动过程中,五位嘉宾结合自身执业经验,与大家交流了关于律师成长和专业化道路的选择问题。

(张慧清律师)


在张慧清律师的主持下,本次沙龙嘉宾的分享依次开始。

 张兴立主任从侄女的求职经历开始引出话题,指出年轻人一开始进律师事务所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程。接着,张兴立主任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个人执业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公司发展状况。张兴立主任提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知识产权产业有了新的面貌,需要与时俱进同步行业发展。

刘明俊律师在谈及青年律师成长的话题时,同样结合了自己12年的执业经历,分享了自己在最初入行时的生存状况和执业道路选择。在专业化的话题上,刘明俊律师就如何选择专业化道路提出了三个考虑因素,第一是个人兴趣,第二是要贴近市场,第三是需要进行资源整合,且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在选择做诉讼还是非诉业务的问题上,刘明俊律师认为不能形成思维定势,对于解决稍微复杂的事情,很少属于单纯的诉讼还是非诉,具有多样的背景更有利于事业的开拓。在如何选择律所的问题上,刘明俊律师指出律师行业的特殊性在于人的因素较重,大所的所内资源较为丰富,小所的同事关系更为亲近。律师行业对于人才的筛选十分残酷,平台的选择和定位非常关键。大所还是小所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适合与否,应当结合个人的性格,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刘杨律师为大家做了以“简单聊聊刑事辩护”为主题的分享。刘杨律师关于刑事辩护道路的选择非常坚定果决。衡量一个律师专业化的标准是什么?刘杨律师给出的标准是:一个领域的业务量的创收达到所有业务的80%以上,就可以认定其为该领域的专业化律师。有专业化方向的律师去大所相对有优势,大的平台对于资源和人脉的拓展更有利。

此外,刘杨律师指出刑事律师的刑事法律风险其实远远低于民商事律师的法律风险,刑事律师要能清晰的辨别自己面临的刑事法律风险。这些风险包括政治风险,专业风险,执业方式的风险等。刘杨律师还为大家分析了目前的刑事辩护的形势和特点,指出当下处于刑事辩护全覆盖的状态,打黑扫恶和环境污染的案件较为丰富。

在刑事案件成案的条件上,刘杨律师指出了当事人的期待值与技术派律师的实务差距,当事人更多考虑的是法律之外的因素,对律师工作和收费的认识有很大的欠缺。刘杨律师同时还就庭前辩护,有效辩护方面展开了阐述。同时提出,律师既要向体制中的法律人学习,学习其对案件把控的要点,也要对关键点据理力争。还要注意研究最高人民法院的量刑指导意见和庭审审判规则,重视庭审。

刘丰律师分享了自己对知识产权行业和做知识产权律师的感想。知识产权是一个用来敲击竞争对手的大棒。知识产权律师更多的是一种市场竞争的武器,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服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需求才会增加。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与国家的需求和经济政策密切相关。知识产权律师应当明确市场方向和自己的定位。此外,刘丰律师就专业化的问题上点出具体选择哪些领域要考虑个人兴趣和学习履历等方面。知识产权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在一个好的团队或者机构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

孙远辉律师为大家带来了以“律师专业化的感悟与教训——公司法专业之路”为主题的分享。律师为什么要专业化?律师的专业化是在某一个领域的精英化,其中包括了内部动因和外在因素,如宣传的需要、收案的需要、办案的需要等。孙远辉律师指出律师的专业化是专业化与综合化的路径循环,不能将专业化和综合化对立起来,看起来专业的问题本质上也会涉及到其他领域的问题。专业化是在综合化基础上的专业化,需要其他的知识背景做辅助,综合化和专业化互为基础。

接着,孙远辉律师还阐述了选择专业化道路的注意事项。首先应以市场为第一考虑因素(客户是市场的另一种表达),这里的市场包括内部市场(同行和律所内部介绍的市场)和外部市场(同行和律所之外的市场)。外部当事人更相信关系,内部的同行更看中专业性。市场的狭窄会限制个人的机会,律师需要有广阔的市场。专业化领域如果是大多数律师都能做的领域,内部市场会较为狭窄。专业化方向可以选择很多律师不愿意做或者不会做的领域。此外还要以客户心智为竞争空间。律师的专业化要在客户心智中实现专业化,让客户认为我们是专业的,因此涉及到很多宣传的因素。

最后孙远辉律师分享了一些专业化的途径。专业化的途径主要有四个方面:1、研究市场与竞争对手,确定自己要服务的市场;2、确立差异点,寻找自己与众不同之处;3、寻找信任状,用证据来表明自己的专业性;4、宣传与实施,走出去,让客户知道。孙远辉律师另外还点出了两种发展的路径,一种是循序渐进,一种是爆发增长,虽然大多数律师都是循序渐进的发展路径,但是肯定会有爆发增长的时刻,终有一天会与众不同。孙远辉律师对大家的鼓励引起了广泛共鸣。

几位律师的分享言辞恳切,发人深省。在互动交流环节,大家踊跃提问,几位律师也给出了细致的解答。

之后的抽奖环节中,孙林建律师和许娟律师抽中了孙远辉律师友情赠送的专著——《股权的秘密》,孙远辉律师还抽中了刘杨律师亲自刻制名章的机会,现场气氛热烈。

通过本次沙龙活动,年轻律师对自己的成长和专业化道路的选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资深律师也打破领域壁垒,互相就执业经历和感悟展开了交流,借鉴有益经验,增进了彼此的友谊。至此,知产读书会2019年第二次线下活动圆满落幕,感谢各位律师的无私分享。

王晶律师受聘为江苏版权调解中心首批调解员

2019年4月16日下午14:30,江苏省版权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南京市华东饭店召开。会议正式宣读了《江苏省版权协会关于设立江苏版权调解中心的决定》,并现场为调解中心主任和首批调解员颁发了聘书。上海市协力(南京)律师事务所王晶律师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受聘为江苏版权调解中心首批调解员之一。

会议主席台,图片来源:江苏省版权协会

为调解中心主任和调解员颁发聘书,图片来源:江苏省版权协会

王晶律师聘书

江苏版权调解中心旨在有效化解纠纷,改善版权市场环境,建立和完善版权调解机制,为广大市场主体提供版权调解服务,为推动江苏省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做出新的贡献。调解中心主任乔顺民发言中强调:应当准确认识调解中心的重要意义。务必确保调解工作的公正性,保持中立原则。同时努力提高调解案件的成功率和效率。

王晶律师作为王晶律师知产团队负责人,曾经代理过涉及“葫芦娃形象”、“黄泉福根雕”、“夫子庙双龙戏珠”、《康熙大帝》、《四大名捕》等知名作品的版权案件,能够对调解中心的调解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后王晶律师作为江苏版权调解中心首批调解员之一,将不遗余力地发挥专业特长,提供版权调解服务,贡献自我能量。

王晶律师作主题为“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的举证与质证”的精彩讲座

2019年3月20日,王晶律师在上海市协力(南京)律师事务所会议室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以“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的举证与质证”为主题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为“王晶律师知产团队公开课计划2019”系列活动第二期,同时负责本次活动的还有团队成员张慧清、王杰和郝晶晶。

王晶律师从原告的举证套路出发展开阐述,分析了专利、商标、版权诉讼的原告如何进行举证,律师调查笔录、公证、时间戳应当如何取舍的问题。紧接着,王晶律师详细介绍了被告的反证,现有技术、合法来源、获利较低等如何证明。在从原告、被告的角度分别论述了如何举证后,王晶律师针对一些民事诉讼中常见的举证进行了分享,包括电话录音、微信聊天记录、QQ聊天记录、网页等等。最后,王晶律师解答了质证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介绍了其提交证据的有用经验。

在王晶律师讲述完毕之后,在场律师围绕讲座的主题展开了进一步讨论,现场气氛热烈,获得了一致好评。